不锈钢:如 310S 不锈钢(又称耐热不锈钢),含铬量 24% - 26%、镍量 19% - 22%,使用温度可达 1200℃,在 200℃环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强度和抗腐蚀性,适用于接头壳体、阀芯等关键结构件。
镍基合金:以哈氏合金 C - 276、因康镍合金 600 为代表,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。哈氏合金 C - 276 在 200℃ - 400℃温度区间,抗拉强度稳定在 750MPa 以上,且耐多种腐蚀性介质,常用于制造高温、强腐蚀环境下的接头部件。
钛合金:钛合金(如 TC4)密度低、强度高,在 200℃ - 300℃范围内,其比强度(强度与密度之比)优于多数金属材料,同时具备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,适合制作轻量化且耐高温的接头零件。
全氟橡胶(FFKM):耐温范围可达 - 25℃ - 327℃,在 200℃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和化学稳定性,对强腐蚀性介质(如浓硫酸、王水)有出色的耐受性,是高温、高腐蚀环境下密封件的材料。
硅橡胶(VMQ):工作温度为 - 60℃ - 200℃,在 200℃长期使用时,仍能保持较好的柔韧性和密封性,且成本相对 FFKM 更低,适用于对耐化学性要求不高的高温气动系统。
聚四氟乙烯(PTFE):俗称 “塑料王”,耐温范围 - 196℃ - 260℃,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。通过填充玻璃纤维、石墨等增强材料,可制成 PTFE 复合材料,用于制作高温下的耐磨密封件。
陶瓷纤维:如陶瓷纤维棉、陶瓷纤维毯,导热系数低(0.03 - 0.05W/(m・K)),耐温可达 1260℃。可将其包裹在接头外部,或制成隔热套,减少外界高温对内部零件的影响。
气凝胶隔热毡:具有纳米多孔结构,导热系数仅 0.013 - 0.022W/(m・K),是目前隔热性能好的固体材料之一。其轻薄特性便于在空间受限的接头部位安装,有效降低热传递。
双层壳体结构:采用 “外层耐高温金属 + 内层隔热材料 + 空气夹层” 的设计。外层选用 310S 不锈钢抵御高温,中间填充陶瓷纤维,空气夹层进一步阻断热传导。某玻璃窑炉气动系统的快换接头,通过此结构,使内部零件温度降低 40℃以上。
隔热凸台与散热翅片:在接头壳体表面设计隔热凸台,增加热传递路径;同时设置散热翅片,增大散热面积。翅片采用导热性好的铝合金材质,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风冷(如加装微型风扇)加速热量散发。
关键部件热隔离:对阀芯、密封件等关键部件,采用隔热套或隔热垫片进行局部热隔离。例如,在阀芯与壳体之间加装陶瓷纤维隔热套,防止高温直接传递至阀芯,保护密封件性能。
强制冷却系统:对于端高温环境(超过 400℃),可引入水冷或气冷系统。在接头壳体内部开设冷却通道,通入循环冷却水或压缩空气带走热量。某冶金高炉气动设备的快换接头,通过水冷系统,将接头表面温度控制在 200℃以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