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(ATS)的接线需严格按照电气规范和安全标准操作,主备电源的安全切换和负载持续供电。以下是详细的接线步骤及注意事项:
一、接线前准备
断电操作: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均处于断电状态,使用验电笔确认无电压。
工具材料:螺丝刀、压线钳、万用表、相序表、符合规格的电缆(线径参考下表)。
电流等级 | 建议铜缆截面积(mm²) |
---|---|
63A | 16 |
100A | 25 |
250A | 95 |
630A | 2×185(双拼) |
确认ATS类型:
三ATS:仅切换三相火线(L1/L2/L3),中性线(N)直通。
四ATS:切换三相火线+中性线(L1/L2/L3/N),适用于TN-S系统或不同接地制式的电源。
二、接线步骤(以三相四线系统为例)
1. 电源输入侧接线
主电源(市电)接入:
将市电的 L1、L2、L3 三相线分别接入ATS标有 "主电源L1/L2/L3" 的输入端。
市电的 中性线(N) 接至ATS的 "N_IN" 端子。
市电的 保护地线(PE) 接至ATS外壳的接地端子(需与接地网可靠连接)。
备用电源(发电机/UPS)接入:
备用电源的 G1、G2、G3 三相线接至ATS标有 "备用电源L1/L2/L3" 的输入端。
备用电源的中性线 GN 接至ATS的 "N_IN" 端子(需与主电源N线共地)。
备用电源的 保护地线(PE) 独立接至接地系统(禁止与主电源PE线直接短接)。
2. 负载输出侧接线
将负载的 L1'、L2'、L3' 三相线接至ATS标有 "OUT1/OUT2/OUT3" 的输出端。
负载的中性线 N' 接至ATS的 "N_OUT" 端子。
注意:负载总电流不得超过ATS额定电流(标注在设备铭牌上)。
3. 控制回路接线
控制器电源:
从主电源取 220V AC 接至控制器的 A1(火线) 和 A2(零线) 端子。
若为双控制电源配置,备用电源需并联接入(通过继电器隔离)。
发电机联动控制:
将控制器的 GEN_START 端子(无源干触点)接至发电机的启动继电器线圈。
GEN_RUN 端子接收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信号(常开触点闭合表示发电机已启动)。
状态指示与报警:
ALM1 接主电源故障指示灯(常开触点,故障时闭合)。
ALM2 接备用电源异常报警器。
4. 互锁与保护
机械互锁:主电源接触器(KM1)和备用电源接触器(KM2)通过机械联锁装置实现物理互斥。
电气互锁:
在KM1的控制回路中串联KM2的常闭触点。
在KM2的控制回路中串联KM1的常闭触点。
过流保护:在ATS进线侧安装断路器(额定电流为ATS额定值的1.25倍)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相位与相序校验:
使用相序表确认主备电源的相序一致(L1-L2-L3与G1-G2-G3顺序相同)。
若主备电源来自不同电网(如市电与柴油发电机),需配置 同步检查继电器(型号如SIEMENS 7VE61)。
中性线处理:
三ATS:N线直通,需主备电源N线电位一致。
四ATS:N线与相线同步切换,禁止主备N线直接并联。
接地要求:
ATS金属外壳必须双重接地(接地电阻≤4Ω)。
主备电源的PE线需通过等电位联结排连接(铜排截面积≥25mm²)。
通电测试:
先断开负载,进行空载切换测试。
模拟主电源断电,观察ATS是否在设定延时(通常1-10秒)后切换至备用电源。
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电压,无缺相、错相。
四、常见问题与解决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法 |
---|---|---|
ATS不切换 | 控制电源未接通 | 检查A1/A2端子电压 |
切换时火花过大 | 触头接触不良 | 清洁触头并调整压力至80-120N |
负载端电压异常 | 相序接反 | 使用相序表重新校正接线 |
发电机无法自动启动 | GEN_START线路断路 | 检查继电器线圈回路是否导通 |
五、配置(选装)
旁路隔离功能:
加装手动隔离开关(如施耐德OV32),可在ATS故障时手动切换电源。
智能监控:
通过RS-485接口(接线端子TX+/TX-)连接至SCADA系统,实现远程状态监测。
浪涌保护:
在ATS进线侧安装Type 1+2复合浪涌保护器(如DEHNguard),接线距离≤0.5m。
总结:ATS接线需严格遵循“电源输入→负载输出→控制回路→保护设置”的流程,重点把控相位、接地和互锁逻辑。对于关键场所(如数据中心),建议委托专业电气工程师验收,并留存接线记录和测试报告。